访贫助贫显真情 党员先锋在行动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18-01-31 09:02:52 | 阅读: 526

   严冬时节,寒风凛冽,某乡的各个村社里却传来一声声热闹的声音,这热闹的声音来自帮扶干部,来自志愿者,来自某乡广大的党员干部,来自于某乡党委、乡政府组织开展的“七查三算”送温暖活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某乡党委、乡政府按照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促脱贫,深化服务引领,结合“五个走遍”机制,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赢得民心,用行动贴近民生,广泛组织开展“七查三算”送温暖活动。
  用脚步丈量民情
  自“七查三算”送温暖活动开展以来,某乡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与全力做好困难群众过冬过节充分融合,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教育干部以脚下的泥土沉淀着对百姓的真情,走百里路、进千家门、解万家情。全面落实《某乡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领导干部包村联户责任制,由各包村领导带领包村联户干部对困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住房、取暖、用电、医疗、教育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排摸,对低保户、五保户、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众,逐户逐人进行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实现全乡百姓全覆盖。
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农户家中,都能看见党员干部行动的身影,他们摸排困难群众情况、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讲解党的好政策、解决领里纠纷、收集村情民意,带着良好的党风与政风下村走访,走进万家灯火,走进了百姓心中,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用汗水赢得民心
  一个党员一颗星,一个支部一盏灯。某乡把“七查三算”活动及时纳入“党员活动日”,通过前期摸排,确定“访贫助贫显真情,党员先锋在行动”固定党日主题,针对家中贫困、残疾及缺乏劳动力的家庭进行重点帮扶,连续组织各包村领导带队,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村民小组长参与,手持党旗、团旗奔赴困难群众家中,开展访贫助贫活动。

  红岘村困难群众陈富义今年83岁,老两口体弱多病,儿子瘫痪在床。在陈富义家,看到院子生火的木柴散乱一地,村党支部带头和党员、群众一起,把木柴整整齐齐的码在院子一角,并帮忙打扫院落。陈富义看到高兴的说:“人老了,不中用了,你们的帮助真是太周到了”。曾海兰,早点丧偶、失子,丈夫与长子先后在矿山事故中意外死亡,小儿子也不幸溺水身亡,一重重的打击,并没有让她放弃对生活的希望。77岁的她,没有劳动力,生活特别困难。村党支部送温暖行动,对她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帮助困难群众清扫院子、清运垃圾、擦玻璃......这只是党员干部用汗水赢得民心的一个缩影。乡村道路上,有大家清扫卫生的身影;社区楼道里,有大家清理杂物的身影;在农户家中,有大家宣传政策的身影;在田间地头,有大家帮助秋收的身影......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不仅用汗水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信任,更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
  用行动贴近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某乡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学促做,以做践学,抓好“专题学习讨论、专题党课、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支部主题党日’”等“三专一党日”规定内容,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尽责,从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看似很小,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做文章,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访贫助贫,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竭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养老保险上门认证,低保、五保等惠农政策全面公开,灾情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某乡广大党员干部说方言、拉家常、接地气,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暖民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理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500多年前,明代名臣于谦托物抒怀言志,表达了自己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甘愿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500多年后,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用知行合一诠释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为民服务情怀。某乡党委、乡政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继续前行,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