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引领希望 共圆幸福梦想 ——某区某乡白崖子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18-04-08 00:00:00 | 阅读: 494

  一、产生背景
  某乡白崖子村位于某市区南郊17公里处,白榆公路纵穿而过,是某乡居住较为集中的中心村,辖村民小组6个,共653户1704人,全村耕地5353亩。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00名。白崖子村是某乡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早在1999年,村集体向某全聚兴工贸公司流转位于东坪的旱地1000亩,每年稳定获得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2012年以来,白崖子村连续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等建设项目,村容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变,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环境好了,群众致富的愿望也更强烈了,特别是在党员致富带头人罗继军的带领下,创造了产业发展的成功模板和小康建设的典型经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村“两委”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主要做法
  白崖子村“两委”坚持美丽乡村建设和富民产业共融发展、不留短板,充分利用政策扶持和本村能人带动优势,不断探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齐头并进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一)生态立村,铺就“幸福路”。多年来,白崖子村“两委”坚守为民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念,持之以恒抓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2年起,白崖子村连续实施了城乡一体化村庄改造工程、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工程、“美丽乡村”道路建设等一大批项目建设,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拆除残垣断壁、废旧建筑120余座,拓宽硬化道路2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63盏,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绿荫环绕村庄内外,路灯照亮了每个角落,统一维修改造的农宅整洁美观、院落花果飘香。生态宜居的村庄面貌将承接2018年金沟河治理大好机遇,以精品美丽乡村的标准进行再升级,用“乡愁底蕴”和美丽风貌吸引人、感染人,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休闲等项目,让沿线农户实现增收多元化,登上集体经济发展新台阶。
  (二)产业富民,谱写“幸福篇”。2008年,白崖子村党支部副书记、致富带头人罗继军带动张家岔18户农户率先建设核桃种植基地,并进行了水利设施配套和盐碱地治理,引进种植 “清香”核桃150亩,成立了陇原盛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初步进入丰产期,即产生了户均2.5万元的可观收益。2018年,将治理后的盐碱地80亩继续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开发鱼塘15亩,发展张家岔休闲采摘果园,以核桃产业为基础,着力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生态观光。同时,扶持带动中庄农户发展核桃产业100亩,带动某一八社提质改造清香核桃500亩,形成1000亩连片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利用农超对接和电商模式,全面提升产品效益。同时,东坪1000亩矮化密植苹果基地初具规模,曾家岔200亩新疆骏枣长势喜人,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得到真金某的实惠。
  (三)党群互助,共奏“幸福曲”。为了复制推广产业发展的成功样板,白崖子村在陇原盛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党群创业互助会,以党群创业互助会为纽带,拓展“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探索对接帮扶、资金运作、生产管理、品牌包装以及延伸产业链的思路和办法,扶持带动更多农户借助党群创业互助平台增收致富,村集体依托党群创业互助资金获得稳定收益。目前,已与20余户农户达成了发展核桃产业的互助创业意向。同时,借助陇原盛和、惠民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合作组织,拓宽村集体通过集体资源入股、红色股份、注资分红、“三变”改革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实现滚动发展的新路子。
  (四)美好家园,承载“幸福梦”。面对乡村振兴新机遇,白崖子村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美”,不断优化村社治理,打造凝聚人心的美好家园。2017年,白崖子村成立了乡贤理事会,首批吸纳乡贤人士16名,以“会议参事、服务参事”为模式,凝聚乡贤能人优势资源,鼓励乡贤治村。目前,乡贤人士已累计筹资600余万元投入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小康新村建设,为富民兴村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因子;加强群众文化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对文化广场进行了修缮改造,新建戏台1座,安置70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好一美”等展架和观赏石,文明新风尚的氛围更加浓厚,“环境美、人心美、生活美”的家园风貌为迎接金沟河治理一系列新发展机遇开启了源头活水。
  三、取得成效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连续实施,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乡贤人士的鼎力支持,白崖子村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达到了全乡最优,产业发展形成了可复制的成功模板,为全面小康建设筑牢了外在条件和内生动力两方面的基础。
  (一)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东坪土地流转费和扶贫互助资金占用费收入每年稳定在4万元左右,联手陇原盛和、惠民等专业合作社以及正清建材等企业,探索“三变”等模式,盘活农村“三资”,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到2020年,可以创收10万元以上。
  (二)基础条件不断夯实。经过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已实现全覆盖,2018年将开展精品美丽乡村建设,对接金沟河治理,不断提质增效,以更美的生态人居环境承载乡村振兴梦想。
  (三)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白崖子村积极推进基层“三治融合”,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蒸蒸日上,村“两委”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村民团结互助、上进思变的精神面貌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经验启示
  (一)“先锋引领”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条件。习总书记曾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白崖子村“两委”勤政为民、实干敬业的作风已经深入民心。1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为民提供亲情服务,党总支书记强有海、村委会主任魏晋武是群众公认的好干部、贴心人,党总支副书记罗继军无私奉献、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先锋楷模。
  (二)“村企联建”是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实现强村富民目标,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实体,搭建“支部+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平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抵御风险、提高收益。通过党建与产业联动机制,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激发共建共享的叠加效应,实现互利共赢。 
  (三)“增收致富”是壮大集体经济的最终目标。坚持市场经济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提升村集体的影响力、说服力、发展力,紧盯城乡融合发展的各种机遇,不断开辟多元发展途径,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真金某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