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巧手绣出锦绣生活 ——记某乡缂针绣传人魏烈花

来源:白银区政府网 | 作者:武川乡 | 日期:2019-02-26 10:48:23 | 阅读: 846

  今年48岁的魏烈花,是某市某区某乡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个子不高,一脸憨厚的笑容,没有谁会把她和这一幅幅精美的刺绣联系起来。是的,这一幅幅精美的缂针绣就是出自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之手。这一双传奇的手,不仅绣出了《景泰胡杨林》《清明上河图》《花开富贵》等优秀作品,更是将她的生活绣出了一条锦绣大道,为当地妇女做出了榜样,她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热爱刺绣的人奔向美好明天。

  缂针绣是刺绣中的瑰宝,它作为中国工艺品的精品,是非遗文化,但由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如今可谓是“人丁单薄”、后继乏人。缂针绣是一种古老的绣法,雏形是一民间针线活,后来融合了苏绣等多种绣法,发展成了一种皇宫绣,可谓是各种绣法中的“战斗机”。

  在没有接触到缂针绣之前,魏烈花和丈夫一起在建筑队打零工维持家用,生活很拮据,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某区妇联组织的巧手培训班学习了缂针绣,从此,在刺绣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讲的是古时候的绣娘,当时感触很深,因为刺绣是一门苦工活,创作时需要一丝不苟的默坐,而现在能坚持下来的人已经很少了。当时看完电影之后,我就被绣娘的精神所折服,如果自己有机会像他们一样就好了。”培训班只有短短的一个月,魏烈花不敢浪费一点时间,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当时丈夫对她学习刺绣很是反对,希望她能打工赚钱,但她不顾反对,坚持了下来。她觉得这就是她未来的事业。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虽有老师的讲解,但都是基本功,剩下的都要靠自己摸索,只有上过小学三年级的她开始自己摸索。就这样,她白天去学习,晚上回来忙完家务就开始创作,仅用20天的时间,她的第一幅作品完成,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称赞,这就更加坚定了她在缂针绣路上的信心。最初她学习缂针绣时只是为了赚钱养家,可随着一幅幅作品的诞生,她越来越觉得这就是她的事业,想绣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一副作品如果要有美感,心中就必须有美的境界,这样绣出的作品才能干净漂亮,才能打动人。”

  由于缂针绣技艺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但并非简单的临摹,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若要绣一副作品,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由于缂针绣用的是蚕丝线,比一般线贵,一副作品用的时间又长,加之年轻时在工地打工,一次事故,砂矿坍塌致使其右胳膊骨折,做了手术,家里人很担心,希望她能放弃。“为什么我能坚持下来呢?我觉得自己很平凡,但就是想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这样的人生就完美了。”魏烈花的刺绣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其手法极其纯熟,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水流潺潺,山石险峻突兀,国画水墨氤氲的气氛,人物细腻的雪肌,惟妙惟肖,美轮美奂到了极致,看了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钻研,她的《景泰胡杨林》、《清明上河图》、《花开富贵》《四季女儿山》等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诞生了,她的刺绣作品也得到家人和客户的认可,作品多次荣获嘉奖,2016年荣获得某市某区“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她对缂针绣坚持不懈的精神,对刺绣艺术的不断追求,感染了身边很多人,他们慕名而来要拜他为师,在各类培训中教学300余人,希望姐妹们能和自己一样凭自己的手艺吃饭,改善生活,解决就业。

  胡杨林是生长在沙漠里的唯一乔木树种,是具有惊人的抗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被人们誉为“沙漠英雄树”。魏烈花就像她的作品《景泰胡杨林》一样,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胡杨般的精神,用自己的力量感染身边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时刻弘扬21世纪最美巾帼的正能量。让我们祝愿她在缂针绣这条艺术瑰宝路上越走越锦绣。

  2006年,《景泰胡杨林》作品入选甘肃省2006年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某主题活动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展;

  2007年9月,魏烈花作品荣获某市女职工手工艺品展览一等奖;

  2008年,魏烈花同志刺绣作品入选某区庆“五.一”民间民俗工艺品展览;

  2009年,魏烈花作品《报春园》入选某市文化出版局民族民间工艺精品展;

  2015年,魏烈花荣获某区庆“三八”妇女手工编织品展评活动一等奖;

  2016年,魏烈花荣获某区妇女手工编织巧手荣誉称号;

  2017年,魏烈花同志作品《高瞻远瞩》作品荣获某市“巧手女工.绘梦某”女职工优秀艺术作品展三等奖;

  2018年,魏烈花荣获某市最美巾帼人物荣誉称号。